如何報名?
參賽資格詳情:
- 歡迎自學出身或近十年內畢業的藝術新銳參與
- 參賽年齡不限
- 免費報名
- 每位參賽者可提交最多四件作品(須以高清JPEG格式透過指定平台上傳),所有作品須現存於香港
- 參賽者需附藝術家簡歷及作品理念闡述,並歡迎提供Instagram帳號與個人網站連結
藝術一直是 The Hari 品牌 DNA 的一部分,亦是 The Hari Hong Kong 的核心之一。自開業以來,酒店一直熱衷在各空間設置珍貴獨特的藝術品,其中大部分由倫敦知名藝術機構 A Space for Art 策劃。 繼其姊妹酒店 The Hari London 聯乘 A Space For Art 舉辦的「The Hari 藝術獎」在倫敦獲得空前成功後,The Hari Hong Kong 將這項意義非凡的活動帶到香港,為年輕的本土藝術家們提供一個可盡情綻放藝術才華與光芒的舞台,同時為推動近年本地越趨繁華的藝術景象出一分力。

繼2025年活動圓滿成功,香港夏利酒店欣然宣布第三屆「The Hari 藝術獎」正式啟動,此項目將成為酒店年度藝術計劃的重要環節。
「The Hari 藝術獎2026」由即日接受報名,截止報名日期為2025年12月31日。歡迎任何主題及形式的藝術作品 (需處於本地) ,創作媒介與題材不限,共同展現本地藝術活力。
得獎名單將於2026年4月在香港夏利酒店舉辦的頒獎典禮上公佈。冠軍得主將獲得由夏利里拉酒店有限公司董事主席及行政總裁夏雅朗博士 (Dr. Aron Harilela) 慷慨捐贈的港幣十萬元現金獎。
亞軍將獲得酒店住宿禮遇,包括入住高級客房一晚,免費享用早餐及於Lucciola或Zoku享用晚餐。而季軍則可獲酒店住宿禮遇,包括入住高級客房一晚,免費享用早餐及於Lucciola或Zoku享用午餐。
入圍作品將有機會於酒店展出,並於「The Hari藝術獎」網站的專頁上展示,讓客人深入了解每件作品背後的創作過程。
參賽資格詳情:
夏利里拉酒店有限公司董事主席及行政總裁
自一九五九年創立至今,夏利里拉集團始終由夏利里拉家族全資擁有,作為植根香港的私人企業,在酒店投資與管理領域積累逾六十年深厚經驗。集團旗下擁有及營運約十五間酒店物業,網絡遍佈香港、中國內地、亞洲、歐洲及美國。
近年集團積極開拓自有品牌,倫敦夏利酒店於二零一六年八月正式開幕,香港夏利酒店亦於二零二零年十二月隆重啟業,標誌著企業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倫敦知名藝術機構 A Space For Art 創辦人及總監
Charlie Smedley先生作為A Space For Art創辦人暨藝術總監,始終以前瞻視野搭建藝術交流平台,薈萃國際級藝術家與文化機構,為全球頂級餐廳、奢華品牌及企業策劃流動藝術典藏。
逾十年來,A Space For Art始終走在藝術與空間對話的前沿,持續將精緻藝術引入英國及全球各地的非凡場域,成就跨越疆界的美學對話。
白立方亞洲區董事總經理
Wendy Xu於2017年加入白立方,在管理區域營運及推動畫廊亞洲業務發展方面擔當關鍵角色。
白立方作為國際頂尖當代藝術畫廊,旗下匯聚逾60位國際級藝術家及藝術家遺產基金。秉持「藝術賦予生命豐盛底蘊」的核心理念,白立方於紐約、倫敦、巴黎、香港及首爾五大藝術樞紐持續呈現跨大陸展覽企劃。
TASCHEN亞洲零售總監
TASCHEN亞洲零售總監Frankie Ho將其對藝術與商業的雙重熱忱注入職責,立足香港並積極推動品牌於亞太地區的戰略拓展與文化佈局。
憑藉對藝術的敏銳鑑賞力及深厚的市場洞察,Frankie致力在亞洲打造TASCHEN獨特的品牌體驗,引領眾人踏入這個絢麗而大膽的出版世界——從建築、情色美學、藝術設計、時尚攝影,至流行文化、生活風格與旅遊哲學,盡藏於其引人入勝的典藏書籍之中。
Ben Brown Fine Arts 董事總經理
韓宛筠女士將憑藉其於紐約Mitchell-Innes & Nash畫廊積累的深厚經驗,主理Ben Brown Fine Arts 畫廊業務拓展並協同團隊深化策展規劃。
畫廊由蘇富比資深專家Ben Brown於2004年在倫敦創立,2008年即於布魯克斯街擴建第二空間。隨着2009年進駐香港畢打行開設畫廊,正式開啟其國際化佈局的里程碑。
獨立策展人
李安琪是一位致力透過策劃沉浸式藝術體驗,構建大眾與藝術深度連結的文化工作者。
生於中國的她,人生軌跡遍及南京、克利夫蘭、舊金山、洛杉磯與劍橋。2019年移居香港,出任獨立藝術空間Para Site教育與公共項目策展人。平日是全心投入的藝術職人,閒暇時則化身視覺敘事者,在創作中找尋心靈的棲息。
本地藝術家陳嘉翹 (Chan Ka Kiu) 憑藉其錄像裝置作品《手手》榮獲冠軍,並獲得由夏利里拉酒店有限公司董事主席及行政總裁夏雅朗博士(Dr. Aron Harilela) 慷慨捐贈的港幣 $100,000 獎金。
藝術家王思遨 現於香港生活與創作。其作品以極簡的多媒介手法,將藝術轉化為充滿探詢意味的載體,透過隱喻式的提問,直指當代溝通中的斷裂與懸念。
她擅長運用文字遊戲與時間的虛幻概念,編織出充滿詩意的敘事結構,在精煉的視覺語言中,展現對人際疏離與時間流逝的深刻沉思。
跨領域藝術家吳佳儒遊走於繪畫、裝置與動態影像之間,其創作深入探討神話敘事、文化傳統、歷史記憶與當代現實的複雜關係。
近期作品《spillovers_i & ii》源自藝術家對自動繪畫的再探索,融合抽象與具象元素,引領觀者凝視當代社會中那些難以言表的暴力細語。這組互動作品更暗藏巧思:歡迎觀眾開啟閃光燈拍攝,透過鏡頭捕捉畫布上隱而未顯的折射視角,揭示作品深層的隱喻維度。